电子学院学子以“邮票上的故事”迎首个非遗版春节
发布时间:2025-01-19   浏览次数:12

 在首个非遗版春节到来之际,电子学院“邮之声”志愿队的同学们在家乡开展社会实践,通过“邮票上的故事”在大中小学生中传承非遗文化、邮文化,为2025年新春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这枚《合家欢乐》邮票描绘了除夕大团圆的场景。”“邮之声”志愿队宣讲员、电信2401班周楠同学在家乡安徽宿州泗县清水湾公园,手持20001月我国发行的《春节》小型张向同学们介绍着。来自泗县中学钟一民彭雪枫小学那旭航位同学争相观赏。画面上一家老少三代喜气洋洋,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共度除夕。彭雪枫小学周静怡同学惊喜道:“邮票上那只小猫咪的眼睛里还放射出欢乐喜庆的光芒呢。”邮票设计者在画面周围加上了精美的剪纸图案,周楠同学告知大家中国剪纸已于2009年被列入“非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朗诵王安石的诗之后,周楠还讲述了春节的历史渊源、寓意习俗、传统活动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中国皮影戏2011年被列入“非遗”。周楠同学还走访了泗县博物馆,探寻家乡的“非遗”文化。他说开学后将结合我国发行的《中国皮影》特种邮票家乡秦氏皮影及其第五代传人秦德平的故事讲给学的同学们听。

“邮之声”志愿队队长、电信2302班彭文浩同学在家乡徐州丰县初级中学展示了一套2枚的2025年生肖邮票,在场同学喜出望外。第一枚邮票为“蛇呈丰稔”。画面提炼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盘蛇的灵动意象,金色的蛇躯蜿蜒,口中衔着一束“嘉禾”,象征着“仓廪实,衣食足”的美好图景。第二枚邮票为“福纳百祥”。以草书笔意将蛇勾画成“福”的字形,寓意和合共生、福满人间。“2025乙巳蛇年是首个申遗成功后的‘世界非遗版’春节。”彭文浩自豪地说,“这套邮票承载着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弘扬民族精神的崇高使命。”同学们心中充满激动,随之掌声响起。

“邮之声”志愿队宣讲员华贤鹏、刘佳艺两位同学回到家乡,分别在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姜堰市溱潼第二中学播放了学院制作并登上《学习强国》的短视频《一枚邮票的长征路》《邮票上的扬州剪纸》,让“邮票上的故事”在家乡学生心中激发起传承长征精神、非遗文化、邮文化的精神力量。

非遗剪纸和非遗春节相遇,邮文化与非遗文化碰撞,别样的火花尽情地绽放,传承的力量在同学们心中油然升腾。带着“非遗”回乡,返校时家乡“非遗”故事。“邮之声”志愿队的同学们说这个寒假真的太有意义了,并表示要继续创新社会实践方式,让“非遗”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从方寸之间不断传承弘扬下去。(电子工程学院 刘静供稿)